漸進式阻力運動訓練合併大豆分離蛋白對於骨鬆型肌少症老年女性體組成與體能之影響: 以卵巢摘除小鼠動物模型為基礎之臨床應用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肌少症(Sarcopenia)是當前老年族群常見的問題,常造成生活失能以及後續的醫療照護上的負擔;而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常見於更年期後的老年女性,增加後續跌倒骨折失能的風險。兩者的致病機轉相似且臨床上有互相交互作用的表現,兩者合併則為骨鬆型肌少症(Osteosarcopenia),因此如何有效的預防與介入骨鬆型肌少症在老人健康促進的領域上是相當重要的議題。大豆分離蛋白(Isolated Soy Protein)富含支鏈胺基酸(BCAA),並證實具有增加肌肉蛋白合成的作用,而且對運動表現、改善體組成或供應能量都有正面效果。而漸進式的阻力運動訓練,先前本研究團隊應用在老年肌少型肥胖的女性身上,發現能減少脂肪量,然而在增加肌肉量的部分並沒有顯著增加。因此本研究想藉由卵巢切除OVX小鼠動物模式模擬更年期後婦女骨鬆型肌少症的情況,探討補充大豆分離蛋白合併肌力運動訓練對於OVX後,母鼠身體組成與體能表現之影響,進而分析計畫應用在更年期後老年骨鬆型機少症的婦女族群,是否兩者的介入具有加乘作用,改善身體組成以及運動能力。材料與方法:本試驗採用40隻高齡的ICR小鼠,在實驗設計上,隨機分作以下5組,每組8隻小鼠:(1)手術但未切除卵巢組(shame)、(2)卵巢切除組(OVX)、(3)卵巢切除餵食ISP組(OVX+ISP)、(4)卵巢切除給予肌力運動訓練組(OVX+PET)、(5)卵巢切除給予肌力運動訓練合併補充ISP組(OVX+PET+ISP)。肌力運動訓練:採用漸增重量負荷運動訓練模式進行(起始負重體重3%,隨後依續增加2%-3%,直至35%後維持此一負重程度),運動介入頻率為每周5天、每天1次。在訓練滿6周之後,依序檢測肌力、耐力表現以及15分鐘游泳運動後疲勞相關血液生化指標(如:乳酸、血氨、尿素氮、葡萄糖和肌酸激酶)。實驗末犧牲所有動物,採集重要組織器官(例如:肝臟、肌肉與脂肪等),進行肌肉組織病理切片以及骨質強度與密度的分析觀察。但老年人肌力性運動的執行不易導致在國內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對於阻力型運動是否適合作為國內的老年人的訓練模式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本計畫將24位更年期後骨質疏鬆合併肌少症的60歲,BMI>27, T-score<-1,老年女性後續進行臨床研究針對更年期後骨鬆型肌少症肥胖老年婦女進行12週的漸進式阻力運動配合ISP補充,以及控制組進行一樣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87/1/19

Keywords

  • 體組成
  • 肌力運動訓練
  • 大豆分離蛋白
  • 骨質疏鬆
  • 肌少症
  • 骨鬆型肌少症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