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 PUFAs對前列腺癌細胞所引致之內皮細胞遷移及血管新生作用之影響

  • Pai, Man-Hui (PI)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民國九十八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排名第 一,而國人主要癌症死因中,前列腺癌則位居第七,且當前列腺癌病患出現遠端轉移五 年存活率只有33%。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為最主 要浸潤於腫瘤組織之白血球,TAMs 浸潤的程度與腫瘤組織微血管密度及較差的預後程 度呈正相關,可能與其分泌基質分解酵素(matrix-degrading enzymes)、促血管新生因子 (proangiogenic factors)、細胞激素(cytokines)及趨化激素(chemokines)促進癌細胞侵犯 及血管新生作用有關。研究顯示前列腺癌病患血漿及前列腺癌組織中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與docosahexaenoic acid (DHA)濃度顯著低於正常男性。魚油中最主要的n-3 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為EPA 及DHA,文獻顯示n-3 PUFAs 可降低淋巴球增生、單核球趨化作用及促發炎細胞激素的分泌如: interleukin (IL)-6 與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細胞實驗中n-3 PUFAs 可透過活化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PPAR)-γ而降低nuclear factor (NF)-κB的轉錄活性調節發 炎反應。目前並無文獻探討關於n-3 PUFAs 對於前列腺癌細胞所引致之血管內皮細胞 遷移及血管新生作用之影響,因此本研究將以三年的時間,分別以體外及體內模式來探 討不同劑量n-3 PUFAs 對於前列腺癌細胞所引致之血管內皮細胞遷移及血管新生作用 之影響機制。第一年為細胞實驗將人類前列腺癌PC-3 細胞培養於利用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人類單核球細胞株THP-1 所得之conditioned medium 中,探討不同劑量n-3 PUFAs 及PPAR-γ抑制劑GW9662 對PPAR-γ活化情形與其所誘發之單核球遷移作用之 影響。第二年細胞實驗以transwell 的實驗模式探討n-3 PUFAs 對於前列腺癌細胞所引 致之血管內皮細胞遷移及血管新生作用之影響。第三年則利用異種原位移植的前列腺癌 模式,觀察給予不同劑量魚油之裸鼠體內其前列腺癌細胞所誘發血管新生及轉移之情 形,是否與影響PPAR-γ活化而降低NF-κB的轉錄活性有關,本實驗結果將可作為臨 床上對轉移性前列腺癌病患營養支持的重要參考依據。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17/31/12

Keywords

  • 前列腺癌
  • n-3 PUFAs
  • PPAR-γ
  • NF-κB
  • 遷移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