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促效劑和拮抗劑對肺靜脈及心房致心律不整性之影響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ㄧ種持續性心律不整,可增加心衰竭及死亡的風險。心房顫動與心 房及肺靜脈心臟組織的結構和電生理重塑有相關。治療心臟衰竭所使用的利尿劑會改變 血液的滲透壓及電解質,高滲透壓與導致心律不整機轉有關。精胺酸血管加壓素 (arginine vasopressin, AVP)是合成於下視丘的神經元並擁有許多 AVP 的受體(V1a、 V1b、及 V2),AVP 的生理功能為透過 V1a 受體來調控心血管上平滑肌的功能,以及在腎 臟是透過 V2 受體抑制水分排出。Desmopressin(dDAVP)是 V2 受體的促效劑,可用來治 療缺乏 AVP 的尿崩症。V2 受體的拮抗劑則可用來治療心衰竭相關的低血鈉症,肺靜脈心 臟組織和左心房肌是造成心房顫動最重要的觸發器及基質,而抗利尿激素促效劑及拮抗 劑引起心律不整的確切機轉則未曾被研究過。此外,目前對於心臟衰竭是否會改變竇房 結、肺靜脈心臟組織和左右心房肌之抗利尿激素受體的影響仍不清楚。 因此本實驗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探討抗利尿激素受體的促效劑和拮抗劑對於竇房結、肺靜 脈心臟組織和左右心房肌電生理特性的作用機轉,心肌細胞鈣離子調控蛋白、離子流與 動作電位之作用,及其引發調控心肌細胞之鈣離子分子生物機轉。此外,我們想要尋找 抗利尿激素促效劑和拮抗劑與心房顫動之間的可能機轉及可能的介入模式,用來改善心 房顫動所造成的心臟重塑,進一步來治療心臟疾患。實驗材料與方法: 第一年: 建立由 心肌梗塞造成兔子心臟衰竭的模型,使用傳統電生理方法來測量心臟衰竭及控制組兩組 之竇房結、肺靜脈心臟組織和左右心房肌的動作電位,在投予抗利尿激素促效劑(10, 100, 及 1000 nM,)及拮抗劑(O1266, 10, 100, 及 1000 nM)前後差異。第二年: 在由心肌梗 塞造成兔子心臟衰竭的模型,以酵素分離出單一心衰竭的房結、肺靜脈心臟組織和左右 心房肌心肌細胞,在投予抗利尿激素促效劑(10, 100, 及 1000 nM)及拮抗劑(O1266, 10, 100, 及 1000 nM)前後,利用全細胞箝定技術方法來研究竇房結、肺靜脈心臟組織和左 右心房肌之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及各離子電流(L 型鈣離子流、鈉鈣交換離子流、鈉離子 流、晚鈉離子流、apamin 敏感之小傳導鈣活化之鉀離子流、暫時性外向型鉀離子流與內 向型及延遲性調整型鉀離子流)之差異。 第三年: 在由心肌梗塞造成兔子心臟衰竭的模型下,在投予抗利尿激素促效劑(10, 100, 及 1000 nM)及拮抗劑(O1266, 10, 100, 及 1000 nM)前後,利用 MED64 多電極陣列系統 及高密度光學定位方法來測量心衰竭的竇房結、肺靜脈心臟組織和左右心房肌的傳導特 性及電生理特徵。以酵素分離出單一心衰竭的房結、肺靜脈心臟組織和左右心房肌心肌 細胞,投予抗利尿激素促效劑(10, 100, 及 1000 nM)及拮抗劑(O1266, 10, 100, 及 1000 nM) 的前後,利用共軛焦顯微鏡測量單一細胞內鈣離子的濃度。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47/31/15

Keywords

  • 心房顫動
  • 心衰竭
  • 左心房
  • 肺靜脈
  • 抗利尿激素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