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之經濟負擔分析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根據2006年台灣癌症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初次診斷為女性及男性乳房惡 性腫瘤者分別有6,895人及46人,分別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9.41% 及0.06%。經過年齡標準化後,每十萬人口女性及男性乳房惡性腫瘤發生率 分別為49.99與0.33,分別為台灣女性癌症(含原位癌)發生率排名第一位與男 性癌症(含原位癌)發生率第三十二位。女性及男性乳房原位癌發生個案數分 別有660人及4人,其中女性原位癌每十萬人口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為4.75。 2006年死因為女性乳房惡性腫瘤者有1,439人,女性乳房惡性腫瘤死亡率在 年齡標準化後每十萬人口分別為10.41。女性乳癌占女性十大主要癌症死亡 原因之第四名。 罹患乳癌婦女所遭遇到之身心症狀的困擾對婦女本身與對社會而言均造成 可觀之經濟負擔(economic burdens)。直接醫療成本,如手術、化療、放療、 藥品…等費用;病患與家屬成本,如:就醫之交通費、健保部分負擔、自掏 腰包購買健保不給付之醫療藥品…等等;病患與家人因就醫、陪病、照顧病 人所造成的生產力損失與身心之損耗。國內雖有零星研究探討乳癌病患之 疾病成本,但數量不多且資料來源之年代較為久遠。 因此,本研究將分三年達成以下目的:第一年以疾病發生為基礎,使用「全 民健保學術資料庫」中2003‐2005年新發乳癌個案,推估乳癌發生至死亡或 資料截止時,乳癌病患之終身成本(lifetime costs)。第二年以疾病盛行為基 礎,使用「全民健保學術資料庫」與病患訪視問卷資料,採人力資本法 (human‐capital approach)推估2006‐2008年乳癌病患治療之直接醫療成本、病 患暨家屬直接成本與生產力損失。第三年使用依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所自行設計之問卷,詢問婦女為了避免乳癌之病痛所願意付出的代 價(willingness‐to‐pay approach),以估計各期別罹患乳癌婦女之疾病負擔。 本研究採行之統計方法有描述性分析(平均值、標準差等)及推論性分析(X2 test、F test, logistic regression與Cox proportional regression),並以SAS軟體 9.01 版進行分析。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07/31/11

Keywords

  • 乳房重建
  • 乳癌
  • 間斷性選擇實驗法
  • 聯合分析
  • 願付代價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