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為造血幹細胞的單株性疾病,Imatinib mesylate (IM)是目前 患者的第一線治療用藥,在台灣每年耗資健保約新台幣 12 億元。然而 IM 及其二代藥物 如 Nilotinib、Dasatinib 皆伴隨著嚴重的副作用,因此設法提升這些藥物的療效進而減輕 其劑量及副作用,對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CML細胞中的致癌蛋白BCR-ABL kinase在細胞質中可以活化多種促進細胞生長與 抗細胞凋亡的訊息傳遞,導致細胞異常增生與腫瘤的生成;另一方面,位於細胞核內的 BCR-ABL kinase 則能活化 P73 蛋白訊息路徑,導致細胞凋亡。因此,將 BCR-ABL 阻斷 在細胞核中可以選擇性地導致 CML 細胞走向凋亡,並且作為一種治療策略。 Ran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RanGAP)主要位於細胞核膜,可水解 RanGTP 並使細 胞核中的蛋白質輸出釋放至細胞質中。本計畫初步實驗結果顯示,在 CML 病患血液和 K562 細胞中 RanGAP 蛋白表現量比正常細胞明顯增加。同時透過 shRNA 抑制 RanGAP 表現,能有效促進 K562 細胞對於 IM 之藥物敏感性,因此推測調控 RanGAP 蛋白表現 為增強 IM 療效之重要關鍵。 綜合文獻及細胞與 CML 病患檢體之初步實驗結果,本計畫假設「減少 RanGAP 蛋 白表現,可阻斷 BCR-ABL 運輸至細胞質,增加核內 BCR-ABL 蛋白量,藉此誘發 P73 蛋白訊息路徑,進而導致細胞凋亡,加強 IM 毒殺 CML 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明上述 假說,本計畫將分 3年進行,各年度之假說與特定目標簡述如下: Year-1 Hypothesis: RanGAP 調控 BCR-ABL 運輸至細胞質,將影響 IM 對於 CML 細胞的藥效 Specific Aim: 透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株與 CML 病患檢體探討 RanGAP是否影響 IM 對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細胞毒性。 Year-2 Hypothesis: MicroRNA(miRNA)及 SUMOylation可調控 RanGAP蛋白的表現。 Specific Aim: 探討 RanGAP蛋白在 IM誘發 CML細胞凋亡過程中所進行的分子機制。 Year-3 Hypothesis: RanGAP與特定 miRNA的表現量或許和 CML的惡性程度有相關性。 Specific Aim: 進一步透過 ex vivo模式探討以特定 miRNA及 RanGAP之表現量,能否做 為 CML的惡性程度之標記(marker),並探討 miRNA降低 RanGAP表現後, 是否也能促進 IM二代藥物的細胞毒性。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4 → 10/31/15 |
Keywords
-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 RanGAP蛋白
- 核質運輸
- 藥物敏感性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