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背景:在腦組織受到損傷(例如中風)或是神經發炎時,將微小神經膠原細胞(microglial)活 化,轉位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 TSPO)會激增。臨床上經常使用creatinine kinase 或 troponin 來協助診斷急性冠心症,但在疑似中風的病人上,並沒有相似的生物標誌可用,臨床上仍依 賴神經學檢查以及神經影像協助診斷。血中TSPO 表現與腦損傷程度有關,本研究室也發現 梗塞病人住進病房第一天血中TSPO 表現可預測住院時的惡化。血中TSPO 表現有機會成為 新的中風診斷標誌物,但過去甚少研究著重於周邊TSPO 在中風病人上的表現。 目的:本研究(1)嘗試觀察中風症狀2 小時內到急診者,由基線至中風第7 天每12 至24 小 時的TAPO 趨勢; (2)嘗試瞭解使用急診時中風急性期之血中TSPO 表現的鑑別診對能力; (3) 血中TSPO 濃度對於預測中風病人未來預後的能力。 材料方法:第一階段擬於收取30 名中風症狀出現2 小時內到急診者之腦梗塞病人,觀察基 線、12hr、24hr、36hr、48hr、72hr、96hr、120hr、144hr 及168hr 血清TSPO 的表現與趨勢 變化。第二階段則於急診及神經科病房收取450 名中風世代,除收取病人病發24 小時內(急 性期)及第10 天(亞急性期)血清外,也觀察基線時、住院中、出院時以及30 天(慢性期) 時之臨床評估,如如美國國衛院中風評估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BI)及Rankin 評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等指標 改善狀況以及存活狀況。此外,第三階段也於門診收取年齡性別頻率配對之150 名近似健康 對照及150 名舊中風病人對照。所有病人皆收取基本資料、疾病史等問卷資料,進行血壓等 體位測量,並檢測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標,以及TSPO、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S100b)、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等中風診斷標誌。此外,亦量測CRP、TNFα、IL-6 等指標,協 助釐清TSPO 與炎症反應、細胞激素間之關係。 預期影響:若能確立血清TSPO 在中風鑑別診斷的應用性,將可比照creatinine kinase 作為 急性冠心病的診斷標誌,不但能縮短急性中風病人診斷的空窗期,讓非醫學中心醫院能不必 依賴醫學影像快速鑑別診斷,有益於提高腦梗塞者進行rt-tpa 治療比率。2014 年該年新發中 風病人約有30,000 至35,000 例,若由醫學影像改為血清檢察,若每例病患節省20,000 元, 將省下可觀費用60 億元。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7 → 7/31/18 |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