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面臨超高齡社會的即將到來,社會福利和長期照顧制度的建立更加刻不容緩,特別是在健康醫療與經濟照護兩大面向的需求,顯見醫療器材與輔具設計相關產業之重要性。面臨先天或是後天所造成需要結構重建的部分,往往需要藉由人工植入物的輔助,這種現象普遍存在牙科、骨科、外科與復健科等科別,除了膺復體的修補與製作需求,未來將朝向器官移植、器官列印之面向發展,其中,生物支架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功能上除了提供短暫的固定與支撐,更進一步植入後在長時間下將有可能誘導骨細胞之生長複製。 生醫玻璃與骨細胞的結合的研究成果發表於1971年,自此矽基複合物即開始廣泛應用在臨床上,許多研究嘗試添加其他元素或氧化物去增加材料的物理機械特性及生物相容性,當然也包括了治療性藥物。生物支架有助於植入體在臨床上對於骨缺損區域的重建,但支撐強度也是需要考慮的重點,本實驗預計添加鋰離子製作生物活性玻璃支架,由X光繞射分析儀、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儀、比表面積等分析了解其金屬離子對於材料特性的影響及孔洞性支架的孔隙分布,同時經由紫外線分光光度計及細胞培養紀錄添加青黴素/鏈黴素(penicillin-streptomycin)後的藥物釋放結果及生物相容性,以作為未來臨床口腔顎面重建之應用參考依據。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8 → 10/1/19 |
Keywords
- 生物活性玻璃
- 生物支架
- 鋰離子
- 孔洞性
- 青黴素/鏈黴素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