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對每個學術英⽂文寫作者⽽而⾔言,懂得正確的引⽤用⽂文獻是⼀一項重要的學術英⽂文能⼒力, 因為要使個⼈人研究獲得同領域專家學者的認同,研究者必須援引參考相關⽂文獻,以顯 ⽰示⾃自⼰己的新研究植基於既有研究之上(Berkenkotter & Huckin, 1995; Hyland, 1999; Polio & Shi, 2012)。︒。由於合宜地引⽤用⽂文獻涉及的因素複雜,研究指出,雖然第⼆二語⾔言 寫作者因為⽂文化差異(Hu & Lei, 2012; Pecorari, 2003; Shi, 2004; Sun, 2012)及語⾔言能⼒力 (Leask 2006; Liu, 2005; Pecorari, 2001),在引⽤用⽂文獻時會⽐比母語⼈人⼠士⾯面臨更⼤大的挑 戰,但實際上不管是母語⼈人⼠士(Brown & Day, 1983; Johns, 1985)或是第⼆二語⾔言寫作者 在引⽤用⽂文獻時,均有不合宜引⽤用⾏行為,甚⾄至抄襲的現象。︒。因此,近年來許多研究倡導 與其將寫作者不合宜引⽤用⾏行為標籤化為抄襲⾏行為,不如將其視為每個初涉寫作者都會 經歷的過程,並致⼒力於提供引導或教學協助他們度過這個階段(Currie, 1998; Howard, 1995; Pennycook, 1996)。︒。 實際上,以教學為導向協助學⽣生正確引⽤用⽂文獻已是未來探究第⼆二語⾔言寫作抄襲⾏行 為的主流研究趨勢(Flowerdew, 2015; Hu, 2015; Pecorari, 2015; Petrić, 2015)。︒。為了提供 具實證基礎的教學建議,必須先要分析了解寫作者在引⽤用⽂文獻時所使⽤用的改寫策略 (textual borrowing strategies)。︒。雖然⽬目前已有少數研究致⼒力於探究寫作者在引⽤用⽂文獻 時,語⾔言層次使⽤用的改寫策略(Keck, 2006, 2014; Shi, 2004; Sun & Yang, 2015),但這 些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分析架構上有很⼤大的分歧。︒。為了提供初涉寫作者具實證價值的教 學建議,我們迫切需要⼀一個具⼀一致性的可靠⽅方法來分析寫作者的改寫策略。︒。 為了解決台灣碩博⼠士⽣生在引⽤用⽂文獻時,因對合宜的改寫策略誤解⽽而導致抄襲的問 題,本研究致⼒力於建⽴立⼀一種具⼀一致性的可靠⽅方法,以其分析探究期刊論⽂文作者於引⽤用 ⽂文獻時所使⽤用的改寫策略,並以研究結果發展具實證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導學⽣生有效 的⽂文獻引⽤用策略。︒。研究⽅方法上採⽤用⽂文本分析,以Keck (2006)與Sun and Yang (2015) 的分類(taxonomies)作為初步分析架構(prototype coding scheme),透過⽐比對期刊論⽂文作 者於引⽤用⽂文獻時所改寫的句⼦子與其原⽂文獻出處,分析由第⼀一及第⼆二語⾔言寫作者所撰寫 的各20 篇期刊論⽂文。︒。本研究不僅分析期刊論⽂文作者使⽤用的改寫策略,並進⼀一步探究 改寫策略與其使⽤用情境(context)的關係,希望能了解各種情境因素對語⾔言層次改寫策 略的影響。︒。先導性研究結果顯⽰示,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寫作者使⽤用不同引⽂文形式 (citation forms)及不同改寫策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最常被第⼀一語⾔言寫作者使⽤用的 引⽂文形式和改寫策略,剛好最少被第⼆二語⾔言寫作者使⽤用。︒。植基於以上初步研究結果, 本研究對於發展兼顧情境和實證價值的引⽤用⽂文獻教學有很⼤大貢獻。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7 → 7/31/18 |
Keywords
- Citation analysis
- Paraphrasing
- Plagiarism
- Textual borrowing
- Academic writing
- Source use
-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