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腦中風是血管性疾病致死及發病的主要原因之ㄧ,影響人類健康甚鉅,但由於其突發性的關係,使得腦中風治療藥物的研發,一直沒有很大的進展。中醫在腦中風的治療上,臨床方劑常用桃仁承氣湯及三黃瀉心湯;桃仁承氣湯由桃仁、桂枝、芒硝、大黃及甘草組成,研究指出其在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方面有明顯效果。三黃瀉心湯則由大黃、黃連、黃芩所組成,其被認為也具有治療出血及心血管疾病之功效。另一方面,西醫臨床上常用抗血小板藥物來治療及預防缺血性腦中風,其中aspirin為最常使用的藥物之一;但許多研究指出aspirin具有高出血性的風險存在。目前台灣有許多患者常會同時併用傳統中藥方劑與西藥如aspirin來治療或預防腦血管疾病,因此了解其相關的交互作用與副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本計畫主要目的,在評估不同劑量的桃仁承氣湯和三黃瀉心湯,分別併用不同劑量aspirin下,其治療缺血後腦中風與降低因腦中風所引起之神經行為缺陷的交互作用及引起如胃出血(gastric bleeding, GB)、顱內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及蜘蛛膜下腔出血(subarachinoid hemorrhage, SAH)等風險評估及同時探討其可能作用機制。本計畫擬利用自體凝血塊引起中腦動脈阻塞的腦中風模式來進行療效評估(圖一)。本計畫預計以兩年的時間完成,工作項目簡述如下: 第一年度計畫:在自體凝血塊引起腦中風之老鼠,分別餵食低、中、高三種不同劑量之桃仁承氣湯(0.25, 0.5, 1.25克/公斤/天)或三黃瀉心湯(0.1, 0.2, 0.5克/公斤/天),同時併用兩種不同劑量之aspirin (2和5毫克/公斤/天),分別餵食1、2及3個月後(圖二),比較其改善腦部缺血面積的差異性及神經行為缺陷的變化;同時測量手術後及餵食過程中腦部血流的變化。同時進一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機制,如測量腦組織中與細胞凋亡有關的蛋白表現(如MMP-9, caspases, HIF-1TNF-等)以及自由基(如OH˙)的變化。 第二年度計畫:進一步評估此二方劑分別併用aspirin後,其可能造成如胃出血、顱內出血及蜘蛛膜下腔出血之風險評估及可能之原因。在不同的組別中,分別測量胃液及腦組織中血紅蛋白的含量來評估胃出血及顱內出血的程度;利用影像分析系統定量蜘蛛膜下腔的出血面積及各組間的差異性。再者,分析凝血塊結構、斷尾凝血時間、血小板凝集活性及凝血酶原時間,以進一步分析其可能造成出血反應之原因。本計畫擬利用螢光顯微鏡進一步觀察腦皮質及網紋體中之血管分佈及其完整性的差異。透過本計畫的完成,將闡明桃仁承氣湯及三黃瀉心湯分別併用aspirin治療腦中風的療效及可能引起出血的原因,以提供確切的實證數據做為臨床之參考依據。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23/12 → 12/15/12 |
Keywords
- 桃仁承氣湯
- 三黃瀉心湯
- 缺血性腦中風
- 神經行為缺陷
- aspirin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