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心房顫動與心房及肺靜脈的結構和電生理重塑有相關,是臨床上最常見之心律不整可導致心 臟功能不良以及腦中風,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及總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心房顫動/撲動 的發生有相關,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高動脈血二氧化碳濃度,高肺動脈收縮壓等偕有 助於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 心房顫動風險的增加至少有部分可歸因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導致的心臟腔室肥厚或擴 大,由於呼吸道阻塞及/或肺高壓導致心房壓力上升,心房肺靜脈纖維化及對肺靜脈的牽扯而 形成之形態或可能的電生理特性改變,都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誘發之顫動機轉扮演一定 角色。其他可能機轉包含慢性全身性發炎及氧化壓力,二者在心房顫動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心房顫動的潛在原因。 不過既便有這些可能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心房顫動的真正機轉仍待研究,異常的離 子調控和鈣失衡已知是造成肺靜脈即心房引發心律不整以及心房顫動之重要原因,因此本實 驗的目的在於透過活體及體外試驗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心房顫動的誘發點或基質產生的 致心律不整性。第一年我們將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動物模式,並檢測包括竇房結,左右心 房,和肺靜脈的組織病理變化及發炎細胞激素濃度,測試其傳導特性及電生理特質是否受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影響,第二年我們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對心房顫動的誘發點或基質之離 子流調控,第三年我們將研究鈣離子平衡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誘發之心房顫動間的關係。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5 → 7/31/16 |
Keywords
- B型利尿鈉胜肽
- 心房顫動
- 心臟衰竭
- 肺靜脈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