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砷大量存在於地殼中且在特定條件下會釋放到地下水中,在一些動物實驗中發現砷 暴露可以增加發炎反應及氧化壓力,且很多證據已顯示發炎反應及氧化壓力和罹患心血 管疾病有相關性。過去曾有研究指出飲水中含無機砷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缺血性心 臟病、週邊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及腦梗塞有關。然而,對於低劑量下的砷暴露與 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以及在砷暴露下發炎反應、氧化壓力相關基因對於罹患心血管疾 病的貢獻,仍不是很清楚。 本研究將邀請約4500 位曾經參與1991-1994 蘭陽世代研究之居民更新其疾病狀態 之資料。所有願意參與者將由家訪來獲得問卷上之生活習慣及危險因子相關資料,而 心血管疾病狀態則是經由健康檢查及健保檔資料連結來取得。發炎相關基因(PPARα, PPARβ, NF-kB, VCAM1, CCR2, RANTES, and TLR4)及氧化壓力相關基因(iNOS, eNOS, p66Shc, RAGE, NQO1, and Nrf2)之基因型判定則是由PCR-RFLP 或是RT-PCR 之實驗來 獲得。 本研究之目的為闡明低劑量下的砷暴露對於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以及評估發炎 反應、氧化壓力相關基因之基因與基因間或是砷暴露與基因對於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交互 作用。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3 → 7/31/14 |
Keywords
- 發炎反應相關基因
- 動脈粥狀硬化
- 飲水砷濃度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