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近年來失智老人的相關照護已成為台灣醫療的重點。餵食或進食困難是失智老人常見的問題且容易導致進食量減少、體重下降、脫水及營養不良等問題。然而營養及脫水問題是失智老人主要死亡原因。協助住民進食是護理之家之照顧服務員主要工作,但他們往往缺乏足夠的訓練而無法確認失智老人的進食問題進而提供有效的改善方法。失智老人由於智能下降往往無法直接受訓練來改善進食或餵食困難,訓練餵食者成功協助餵食、改善進食困難及營養不良等問題是必要的。因此,良好的評估工具可以協助篩檢及確認餵食或進食困難問題,進而發展相關措施。 本計畫為期四年。總計畫的目的為發展及建立一個良好的模式用來評估失智老人之餵食困難及提供相關教育訓練措施。前兩年為工具發展及測試,目的在發展一份具有文化敏感的餵食困難篩檢量表並建立良好的信效度。筆者於之前相關研究中透過概念分析提出餵食困難模式,而量表則會基於餵食困難模式而發展。另外,預計邀請專家學者、臨床照顧者及185位失智老人參與研究以建立問卷之信效度。信度方面則採用內在一致性、訪員間一致性及再測信度。而效度則採用專家效度、效標效度及建構效度。再則採用相關及回歸探討失智老人餵食困難發生率及相關因素。後兩年則為針對照顧服務員發展協助餵食之教育訓練並測試效果。筆者於博士論文中已初步發展照顧服務員餵食教育訓練,但礙於經費及研究限制,導致訓練時間不足、個案數過少及缺乏失智老人效果之測量而限制教育訓練之推廣。因此,將修訂教育訓練之內容,延長訓練時間及加強相關技巧練習並測試教育訓練效果。針對照顧服務員期望教育訓練可以改善其照顧技巧及餵食滿意度,而且改善失智老人之進食量、進食時間及餵食困難程度。計畫將採用前後測實驗設計法。預計將邀請78位照顧服務員並隨機分派至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則接受協助餵食困難教育訓練而對照組則接受協助沐浴困難教育訓練。另外,失智老人將按照先前發展之量表得分,將其餵食困難分為三大類嚴重、中度及輕微。每位照顧服務員在前後測協助三位失智老人進食,每個程度各一位。研究人員則於用餐時間觀察照顧服務員餵食之行為並測量前後測失智老人在進食量、進食時間及進食困難程度之改變。期望能建立餵食教育訓練對照顧服務員及失智老人之效能進而推廣教育訓練及提供未來發展相關措施之參考。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1/13 → 12/31/13 |
Keywords
- 進食困難
- 量表發展
- 失智症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