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學校長久以來都是預防青少年哎菸的重要據點,主要從政策、環境和課程等方面
著手。本研究昌在探討全校無菸策略和班級預防吸菸教學對高職學生菸害相關知識、
態度、行為和技能的影響。
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選取台灣北部某縣市三所高職一至三年級的
515 名學生為對象,並依班級分為三組。實驗組一接受全校無菸策略和六節預防吸
菸教學介入;實驗組二只接受全校無菸策略介入;對照組則不接受任何處理。在介入
前後,分別進行調查,再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和卡方檢定來評估介入成效。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在全校無菸策略和班級預防哎菸教學兩層面的介入後,實驗組一的菸害知識、反菸態度、吸菸行為、拒絕技巧和替代方案都顯著高於對照組。
2. 在全校無菸策略介入後,實驗組二的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白色和採用替代方案可能
性均比對照組高。
3. 菸害知識較差、拒絕技巧不足和採用替代方案可能性較低的學生,在接受了班級預防吸菸教學介入後,其菸害知識、拒絕技巧和採用替代方案的可能性均變佳。
建議高職在執行全校無菸策略之外,仍需強化預防吸菸教學,以求降低學生之吸
菸行為。未來可加強與家長、社區建立反菸夥伴關係,再評估其成效。
著手。本研究昌在探討全校無菸策略和班級預防吸菸教學對高職學生菸害相關知識、
態度、行為和技能的影響。
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選取台灣北部某縣市三所高職一至三年級的
515 名學生為對象,並依班級分為三組。實驗組一接受全校無菸策略和六節預防吸
菸教學介入;實驗組二只接受全校無菸策略介入;對照組則不接受任何處理。在介入
前後,分別進行調查,再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和卡方檢定來評估介入成效。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在全校無菸策略和班級預防哎菸教學兩層面的介入後,實驗組一的菸害知識、反菸態度、吸菸行為、拒絕技巧和替代方案都顯著高於對照組。
2. 在全校無菸策略介入後,實驗組二的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白色和採用替代方案可能
性均比對照組高。
3. 菸害知識較差、拒絕技巧不足和採用替代方案可能性較低的學生,在接受了班級預防吸菸教學介入後,其菸害知識、拒絕技巧和採用替代方案的可能性均變佳。
建議高職在執行全校無菸策略之外,仍需強化預防吸菸教學,以求降低學生之吸
菸行為。未來可加強與家長、社區建立反菸夥伴關係,再評估其成效。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Journal | 衛生教育學報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