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之防治

Wei-Fong Kao

Research output: Book/ReportBook

Abstract

雖然親近山林,吸收山裡豐富的芬多精,是有益健康的,對心、肺、血液、血壓、肥胖等病況都有很多幫助,但隨著旅遊風氣的盛行和交通的便利,現代人比歷史上任何時期的人更容易到達以前不易到達的高山,受高山症威脅的人數持續突破歷史的高峰,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站上足以發生嚴重高山症的高山,高山症已被認為是現代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2010年旅遊者健康黃皮書的建議,民眾到達2500公尺以上高度去旅遊,任何都可能發生高山症,應該了解高山疾病的風險。根據國外報告,所有在旅遊當中所發生的非外傷疾病中,除了上呼吸道感染及腸胃炎外,高山症排名第三。Hochedez 等曾針對21457位至尼泊爾加德滿都旅遊的法國人做調查,高山症則僅次於腹瀉在所有傷病中排名第二常見之病況。雖然急性高山病通常發生於上升至2743公尺高度以上,但急性高山病可發生於1,219-1,829公尺高度,Gabry等曾報告了52位在1400 至2400 公尺的高度即發生高山肺水腫的病患,高度2562 公尺,即有因高山肺水腫而致命的報告,2750公尺的高度即可發生高山腦水腫,因此,台灣的許多高山風景區是已經達成可能發生嚴重高山症的高度。到4000公尺以上高度則約2%遊客會發生嚴重的高山肺水腫或腦水腫【對醫療人員或遊客本身要認識高山症的一個最重要的理由是,如果不治療,它將會惡化至嚴重之高山肺水腫或腦水腫,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然而高山症並不可怕,基本上只要能認識高山症、事先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嚴重高山症幾乎都是可以避免的。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ublisher中華登山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1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