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本文探討臺灣鹿茸之生產如何改變其消費屬性與消費方式。荷蘭時期大量獵鹿,鹿的消費不在食補,而以外銷鹿皮至日本為主。清代漢人移墾改變臺灣鹿隻貿易,鹿脯、鹿茸與鹿鞭銷往中國,此與傳統中國醫藥視「鹿」為補陽聖品之觀念有關,尤以鹿茸為最。清末以降,綠島與小琉球已有「梅花鹿」養殖且與中國進行貿易。不論清領或日治時期,鹿茸仍屬奢侈性消費品。戰後臺灣鹿茸需求依舊存在,鹿茸商品主要由養鹿業者、公賣局與中藥房供售。戰後養鹿技術漸趨成熟,經營方式趨向專業化,「水鹿」逐漸取代梅花鹿成為主流。養鹿業者以新鮮鹿茸製成「生茸酒」,量少質佳,價格昂貴,多採「自產自銷」方式。另一方面,代表國家力量的公賣局以「量產」策略取勝,進口廉價鹿茸製成「參茸酒」,逐漸改變日治以降鹿茸價昂的消費型態。同時,鹿茸炮製方式的改變也影響性別消費,鹿茸商品從戰後初期的男女老少皆宜(鹿茸丸),轉變為以男性為主要訴求對象(鹿茸酒),且因價格降低而成為大眾化消費商品。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59-106 |
Number of pages | 48 |
Journal | 新史學 |
Volume | 29 |
Issue number | 1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8 |
Keywords
- velvet-antler
- Chinese medicine
- tonic
- Formosan Sambar deer
- deer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