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臺灣的參與式預算出現,與太陽花運動中倡議「公開透明」與「公民參與」的理念是連結在一起。臺灣參與式預算推動時面臨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困境,一方面是對於參與式預算有社會實踐的期待,希望能擴散參與式民主的理念。另一方面,希望在推動過程中的參與者,能轉換為公民社會前進的社會能量。因此,需要檢視參與式預算實際發展過程遭遇到哪些困難,包含行政科層的慣習,民意代表對於參與式預算的態度等問題。本文試圖從社會實踐的立場,以臺中市為例,回應參與式預算推動面臨的困境。從實際執行的過程提出反思的觀點,並進一步提出相關建議。本文發現,公部門需要更多對於參與式預算的教育,需要對於參與式民主有更多的認識與信心。因應參與式預算調整行政體制,需轉向更開放、更透明的行政制度,才能發展在地的參與式民主模式。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129-175 |
Number of pages | 47 |
Journal | 新實踐集刊 |
Issue number | 2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