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按照現代思想史上一般的看法,在高度現代性的社會環境底下,經典的最大問題,主要在政治、社會乃至人生各層面,逐漸與現代生活的情境產生隔閡。然而本文認為,此一觀點本身即為值得檢討的問題。經典與現代情境的距離,是否造成今日在詮釋經典的具體障礙?對於這樣的提問,本文認為只能透過對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的具體考察,去反思如何閱讀經典?此一經典詮釋的問題,才能予以回答。即此,本文認為,「甚矣章」的經文及傳統解釋與時代之扞格,具體而微地呈現了中國經典在當代的尷尬處境,因此本文希望透過「甚矣章」的討論,去探析「甚矣章」的歷代詮釋者,從皇侃、伊川、朱熹到劉寶楠,如何進行詮釋,以釐清經典應如何閱讀這個問題。本文發現,歷代詮釋者總是在一種解釋脈絡與經文的互相詮釋下,對經文加以闡釋,在解釋者與文本的共同活動中,讓文本的意義顯現。詮釋者所連繫的脈絡,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詮釋者認同的學術傳統」,其次是「詮釋者所勾連的時代或個人情境」。因此,對於經文與時代懸隔的疑慮,本文認為這種質疑是從文本中心看問題所致,實際上的經典詮釋,詮釋者永遠位居於中心位置,是他們主動連繫解釋脈絡以闡發經典的。以此之故,本文主張閱讀經典時,應該追問經典對我有何意義?從這個問題出發去安立、連繫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解釋脈絡,並在理解與應用合一的解釋活動中,讓經典參與到自我意義的建構之中。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149-188 |
Number of pages | 40 |
Journal |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
Issue number | 44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0 |
Externally published | Y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