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版素食飲食指南與指標制定原則與過程

Sherry Shwu-Huey Yang, Te-Chih Wong, Ming-Che Hsieh, Yu-Pin Hsu, Yuan-Hsia Lee, Sheng-Chao Wang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素食飲食指南」與「素食飲食指標」的訂定乃是為提供素食飲食攝取的基本原則,幫助民眾能在飲食多樣化的前提下達到飲食均衡,以預防營養素缺乏和慢性病的發生。然而飲食指標、指南必需立基於實證的基礎下,考量食物和飲食的選擇對達到營養需求及對慢性病發生的影響。2009年衛生福利部提出素食產品標示分為「全素或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及「植物五辛素」五類。其中「植物五辛素」,與其他素食類別之差異僅在於其未排除「蔥、蒜、韮、薤、興渠」等食材。因應素食種類制定飲食指南與指標供民眾及專業人士參考及應用,至為 重要;因此,百年版的「素食飲食指南」針對「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四種素食來制定;「素食飲食指標」文字中並未區分素食種類,僅提出綜合性飲食原則。本飲食指南與飲食指標的制定過程中,首先參考國內、外文獻資料,再藉由2004-2008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得到台灣地區非葷食者經常攝取之食物資訊;依據不同素食種類與不同熱量需求進行六大類飲食份數之設計,在進行營養素試算後與國內制定的國人膳食營養素的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比較後,並反覆修正而訂定;過程中經由多次專家會議討論,達成共識,確定飲食指南與飲食指標之內容。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36-52
Number of pages17
JournalJournal of the 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Volume40
Issue number1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5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