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資料分析與文字探勘:跨境毒品流動要素與結構研究

邵 軒磊(Hsuanlei Shao), 吳 國清(Kou-ching Wu)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台灣約有六成毒品來自境外,因此「跨境」毒品流動為重要研究主題,亦關乎台灣在國際政治上之非傳統安全領域,但至今少有公開資訊。本研究使用法律資料分析法,探索七萬餘篇法院判決書作為文本資料,描繪「毒品案件要素與結構」。研究發現:(1)近年約有三分之二件毒品案件是累犯,所有案件中之四分之三可易科罰金,兩者佐證現實上監獄負擔過重問題。(2)近年關於毒品之7種犯罪方式之數量增長程度有顯著差異存在,犯案數量由大至小為「施用、持有、製造、販賣、轉讓、運輸、栽種」。(3)就近年案件而言,三級毒品愷他命(Ketamine)和四級毒品含其原料跨境走私情形最為嚴重;不過在「施用、持有」上卻是二級毒品最多。(4)本文使用結構方程模型發現關鍵字中,「以物販運」對「毒品種類」呈現正向路徑效果,可以佐證跨境毒品多以進口物品為由夾帶回台。本文發現台灣跨境毒品流動主要結構為:「由犯罪團隊以貨物從大陸走私或夾藏方式運輸四級毒品入境,將其作為先驅原料,再製造出二級毒品轉而輸出或在國內使用」。由於此一結構具有「輸入/加工/輸出」的特性,本文指出台灣很可能已成為跨境毒品鏈之節點。本研究主要貢獻在於處理巨量文字資料的實做與法律資料分析法,可有效提取法院判決中可茲使用之資訊情報,可茲作為厚資料實踐之可能範例。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91-114
Number of pages24
Journal問題與研究
Volume58
Issue number2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9
Externally publishedYes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