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工記》探王安憶「微物」書寫的抵達之謎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從《長恨歌》立碑以來,王安憶繼承了張愛玲弄堂式、張腔張調地讓人嘆為觀止的上海弄堂特寫運鏡,描寫女性細微幽秘的心思、情慾初萌的擾動、被關係網絡中困住的自我意識。我們依稀仍迴旋於《天香》背景的「露香園」,再次前來的小說《考工記》又帶給我們另一座真實建築「半水樓」,作家難道是突然迷戀起園林造景以及工匠技藝嗎?就在王安憶以榫卯細節一磚一瓦建築《考工記》時,這緻密地關於建築的細節,也許正是引我們判斷她已然戀物的歧路。如果《天香》是一部繁華過眼錄,那麼,《考工記》便是繁華的警世錄了,作家看來是想扣問:那惘惘的威脅來自何處?透過小說,我們或可於王安憶的《考工記》,看見蘇珊.桑塔格式,觀看他人之痛苦。本文即試圖以《考工記》,探析王安憶「微物」造化,其實藉老宅、借物,她走了一趟對於「文革」,乃至歷史的一段溫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她小說的抵達之謎。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219-242
Number of pages24
Journal成大中文學報
Issue number78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22

Cite this